粘貼碳纖維片材(板)加固
1616
● 技術簡介
碳纖維片材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是通過配套粘結材料將碳纖維片材粘貼于構件表面,使碳纖維片材承受拉應力,并與混凝土變形一致,共同受力的一種新型混凝土結構加固方式。
■ 技術優點:
◇ 高強高效,適用面廣,質量易保證;
◇ 施工靈活、便捷,工效高,沒有濕作業,不需現場固定設施,施工占用場地少;
◇ 耐腐蝕及耐久性能極佳;
◇ 材料重量輕,加固修復后,基本不增加原結構自重及原構件尺寸。
■ 適用范圍:
本加固方法適用于各種結構類型、形狀、部位的加固、補強及修補。
● 施工工藝
■ 施工準備:
認真閱讀設計施工圖,充分理解設計意圖和要求;
熟悉施工現場和被加固構件混凝土的實際狀況;
對所使用的碳纖維片材,配套膠,機具等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 混凝土表面處理:
混凝土表層出現剝落、空鼓、蜂窩腐蝕、浮化層、風化層等劣化現象的部位應予以鑿除,對于較大面積的劣質層在鑿除后應露出混凝土結構面,而后用修復材料將表面修復平整。
如原混凝土結構有裂縫的尚須對裂縫部位進行封閉處理。
被粘貼混凝土表面應打磨平整,除去表層浮漿、油污等雜質,直至完全露出結構新面。轉角粘貼處要進行倒角處理并打磨成圓弧狀,圓弧半徑不應小于20mm。而后將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并干燥。
■ 涂底膠:
按底膠配制要求,嚴格計量,配膠。而后用專制攪拌器將膠攪拌均勻。用滾筒刷將底膠均勻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膠固化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 找平:
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應用找平膠填平,轉角處也應用膠抹成光滑的圓弧或將混凝土表面打磨成圓弧,且半徑不小于20mm。
■ 粘貼:
按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纖維布。
配制浸漬膠并均勻涂抹于所要粘貼的部位。
用特制的滾筒(羅拉)沿纖維方向多次滾壓,擠除氣泡,并使浸漬充分浸透碳纖維布,滾壓時不得損傷碳纖維布。
多層粘貼需重復上述步驟,待纖維表面指觸干燥即可進行下一層的粘貼。
在最后一層的碳纖維布的表面均勻涂抹浸漬膠。
碳纖維布受力方向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各層之間的搭接部位不得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層間必須錯開至少500mm。
■ 檢驗:
碳纖維片材實際粘貼尺寸不應少于設計量。
碳纖維片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片材表面方法來判斷,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低于95%,如出現空鼓等粘貼不密實的現象,應采用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補救。粘結面積若少于90%則判定粘結無效,需重新施工。
對于直徑在10mm以上的30mm以下的空鼓,每平方米少于10個可認為合格,若每平米在10個以上,則認為不合格,需進行修補;對于直徑在30mm以上的空鼓,只要出現,即認為不合格,需要進行補修。
碳纖維片材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是通過配套粘結材料將碳纖維片材粘貼于構件表面,使碳纖維片材承受拉應力,并與混凝土變形一致,共同受力的一種新型混凝土結構加固方式。
■ 技術優點:
◇ 高強高效,適用面廣,質量易保證;
◇ 施工靈活、便捷,工效高,沒有濕作業,不需現場固定設施,施工占用場地少;
◇ 耐腐蝕及耐久性能極佳;
◇ 材料重量輕,加固修復后,基本不增加原結構自重及原構件尺寸。
■ 適用范圍:
本加固方法適用于各種結構類型、形狀、部位的加固、補強及修補。
● 施工工藝
■ 施工準備:
認真閱讀設計施工圖,充分理解設計意圖和要求;
熟悉施工現場和被加固構件混凝土的實際狀況;
對所使用的碳纖維片材,配套膠,機具等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 混凝土表面處理:
混凝土表層出現剝落、空鼓、蜂窩腐蝕、浮化層、風化層等劣化現象的部位應予以鑿除,對于較大面積的劣質層在鑿除后應露出混凝土結構面,而后用修復材料將表面修復平整。
如原混凝土結構有裂縫的尚須對裂縫部位進行封閉處理。
被粘貼混凝土表面應打磨平整,除去表層浮漿、油污等雜質,直至完全露出結構新面。轉角粘貼處要進行倒角處理并打磨成圓弧狀,圓弧半徑不應小于20mm。而后將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并干燥。
■ 涂底膠:
按底膠配制要求,嚴格計量,配膠。而后用專制攪拌器將膠攪拌均勻。用滾筒刷將底膠均勻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膠固化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 找平:
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應用找平膠填平,轉角處也應用膠抹成光滑的圓弧或將混凝土表面打磨成圓弧,且半徑不小于20mm。
■ 粘貼:
按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纖維布。
配制浸漬膠并均勻涂抹于所要粘貼的部位。
用特制的滾筒(羅拉)沿纖維方向多次滾壓,擠除氣泡,并使浸漬充分浸透碳纖維布,滾壓時不得損傷碳纖維布。
多層粘貼需重復上述步驟,待纖維表面指觸干燥即可進行下一層的粘貼。
在最后一層的碳纖維布的表面均勻涂抹浸漬膠。
碳纖維布受力方向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各層之間的搭接部位不得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層間必須錯開至少500mm。
■ 檢驗:
碳纖維片材實際粘貼尺寸不應少于設計量。
碳纖維片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片材表面方法來判斷,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低于95%,如出現空鼓等粘貼不密實的現象,應采用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補救。粘結面積若少于90%則判定粘結無效,需重新施工。
對于直徑在10mm以上的30mm以下的空鼓,每平方米少于10個可認為合格,若每平米在10個以上,則認為不合格,需進行修補;對于直徑在30mm以上的空鼓,只要出現,即認為不合格,需要進行補修。
來源:本站 編輯:普通管理員